第29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29章
李諭在勤政殿與內閣諸臣商議對公主黨舊臣的處置, 眾人意見不一,眾說紛紜,有的說應該嚴懲,殺雞儆猴, 還要連坐問罪宗族, 有的說新帝登基, 應當大赦天下以彰顯仁德之心。
李諭翻了翻折子,狀似無意的提起:“那先帝身邊的尚宮崔氏,素日也是公主黨, 諸位覺得應該如何處置啊?”
眾人一陣沈默, 半天無人回答。
半晌後,中書令猶豫著開了口:“恕老臣僭越, 旁人倒也罷了, 這個崔尚宮, 雖然有罪, 但侍奉大行皇帝多年,她的哥哥多年前流放涼州守疆, 如今已是東三營統領, 自聖上領封涼州後,崔將軍一直忠心耿耿為聖上效力。”
“此番元寧公主謀逆, 也屬崔將軍陣營最為勇武,第一個打進上京, 為聖上開路, 如今謀逆才平, 正是論功行賞的時候, 這時候若是殺了功臣的妹妹,恐怕……”
“恐怕是要寒了功臣之心是吧?”李諭接過話:“可是崔氏這賤人陰險狠毒, 罪無可赦!”
旁邊的先鋒將軍是從涼州跟來的,恰好也是崔敬齡的舊識,此刻看在同袍戰友的情份上,不免求情道:“聖上仁慈,敬齡與我們都是涼州舊臣,他的忠心聖上一貫看在眼裏,在涼州時敬齡就常常思念幼妹,說是年少離別數年未見,昨夜東三營以一當十,勢不可擋,也算大功一件。”
“想來他妹妹不過一介婦孺,由得他帶回家中,隨意養著便是了,還能翻出什麽風浪來嗎?”
李諭不冷不熱的笑了聲:“一介婦孺……“
下面的大臣們揣摩著聖意,也不知聖上是怎麽想的,讓他們更不敢開口了。
倒是有幾個明白人聽懂了,聖上現在其實心中頗為掙紮,他似乎不想立刻殺了這個崔尚宮,但是又找不出理由來不殺她。
公主黨人人問罪,若獨獨放過這個崔氏,於情於理都實在說不過去。
但倘若真是想殺她,一道聖旨下去誰敢不遵,何必拿出來再三再四詢問。
“聖上,”此時內閣大學士龐英老大人突然上前秉手:“大行皇帝駕崩前,曾留下兩道口諭,並以禦紙密封於尚方劍匣中。”
“其一,令元寧公主尊為長公主,遷居青州,永不回京,其二,令尚宮崔氏,去女官之位,賜蘭臺宮頤養,以公主份例奉之。”
“先帝只留下這兩道口諭,如今公主已歿,唯餘崔尚宮一人,還望聖上念在大行皇帝的份上,就饒恕崔尚宮一命吧!”
李諭冷笑,敲了敲桌子:“口諭?諸卿誰還有口諭,都一並說來,可不要一天一個口諭蹦出來,過了今日,朕可不認了。”
龐大人連忙跪下:“聖上聖明,臣絕無矯詔之意,臣與崔尚宮無親無故,也無交情,這的的確確是先帝口諭,臣以性命擔保,若有半字虛言,臣便五雷轟頂,不得好……”
“好了,”李諭將手一揮,沒有耐心聽這個老學究發毒誓:“就按口諭辦。”
順手將手裏的折子丟開,冷哼一聲:“算她有個好哥哥,朕也不屑與一個女人為難。”
“看在她哥哥舍生忘死的份上,暫且免她死罪,但是這不代表朕就放過她了,待大行皇帝孝期過了,朕再跟她慢慢算賬!”
*
大行皇帝七七之日,闔宮祭奠,鳳齡已遷居至蘭臺宮,深夜獨自憑吊。
跪拜誦讀完經書後,她手執燭臺,在空曠蕭條的院中來回走了幾遍,這偌大的宮殿如今只有她一人。
夜長月深,不時有風穿過樹梢,發出奇怪的聲響,若是個膽小的,恐怕已經要嚇死了。
東六宮以太平宮、興德宮、華陽宮、永樂宮、景福宮、未央宮等宮殿群為主,西六宮以顯陽宮、章臺宮、長慶宮、承信宮、福寧宮、蘭臺宮等宮殿群為主。
這蘭臺宮乃是西六宮最偏僻荒涼之處,自文宗朝王美人去世後,已經塵封落鎖十七年。
雖然冷清,倒也是個靜心的好地方。
鳳齡看著院中粗壯的大榆樹,枯敗的碗蓮和水缸,還有那一輪西沈的月。
這裏,也許就是她將來要養老送終的地方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這新朝才剛立,便生出許多是非來,鳳齡雖身在蘭臺宮,但從前做了那麽多年尚宮,有些事情想不知道都難。
新帝登基後,下旨大封遷宮,太極殿因大火燒毀已經無法居住,新帝便擇不遠處的太和殿為寢宮,元配沈氏冊為皇後,已經住進了太平宮。
先是前朝內閣文臣和涼州武將的爭執,再是孫、張二位側妃的名分之爭。
孫氏雖家世平庸,但資歷頗深,曾與皇後一起追隨新帝遠赴涼州,共苦三年,也曾隨軍鎮守涼州,既有功勞也有苦勞,並且膝下還撫育著嘉懿公主。
嘉懿公主本家姓鄧,今年六歲,是李諭麾下戰死大將的遺孤,父母雙亡後,李諭將她認為養女,在涼州時便一直交給孫氏照顧。
她與孫氏投緣,關系親近,又是如今宮裏唯一的孩子,雖然不是聖上親生,亦很得疼愛。
而張氏是涼州舊族,將門之後,其父是大將軍張隆,為聖上登基立下汗馬功勞,張氏在王府時就頗有寵愛,她父親現在又加封二等爵,張氏自詡憑家世可以壓過孫氏一頭,便意圖一舉登上貴妃之位,成為眾妃之首。
不過這孫氏雖然看起來柔弱溫順,但也不是好惹的,她認為自己與皇後一同參加過選秀,由先帝親旨賜婚入東宮,太子被廢後,她跟隨夫君輾轉千裏,生死相隨,榮辱與共,又撫養著大公主,怎麽也比張側妃更有資格。
張氏煽動涼州武將為她上奏請封貴妃後,孫氏立刻挑唆內閣反對並舉薦她為貴妃,這場貴妃之爭鬧得紛紛揚揚,惹得聖上大發雷霆,以至於孫,張兩位側妃到現在還沒能入宮。
鳳齡估摸著是李諭有意拖延,故意晾著她們好讓她們兩個老實一點,不過大孝已過,沈氏也已經正式冊封,想必孫氏和張氏的冊封旨意也就快下來了。
說起來皇後和孫氏都與鳳齡有交情,建寧九年的選秀冊封是她一手操辦,昔年情景猶如昨日,一晃已經物是人非。
鳳齡如今已是臥欄閑聽雨的心態了,左右已經和她沒關系了,新人新是非,倒也有趣得很。
*
太和殿。
李諭倒是不操心孫氏和張氏的事,反正他早就定好了,憑她們再怎麽鬧騰,也不會有更改。
他只單獨召見了一個人,一直默默無聞的宋氏。
他問宋氏要走還是要留:“你若想走,朕不會攔你。”
宋氏只道:“走?走去哪兒呢?天大地大,卻無處可去啊!”
他審視般的看著她:“怎麽又不想回突厥了?”
宋氏眉目如常:“我的家人都死光了,那裏現在只有我的仇人,回去也是舉目無親,有什麽意思?”
她對李諭道:“等哪一日我想好了去處,自然會來面見聖上的。”
李諭眸色不悅:“機會只有一次,內廷不是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
宋氏一笑:“您會讓我走的,您也有辦法讓我走。”
李諭越發覺得自己娶來的這些女人沒一個是省油的燈,簡直讓他頭大,冷臉道:“出去!”
宋氏淡淡一笑,轉身退出殿外。
去涼州的第一年,李諭就知道她的身份了,可是那又如何,這麽多年在他身邊,她一直循規蹈矩,一件對不起他的事都沒做過,可以說是問心無愧了。
在涼州時她曾在脫韁瘋馬的蹄下救過嘉懿公主一命,李諭亦允諾此生不會再為難她。
走出太和殿的大門,望著月明星稀的夜空。
草原的夜也很美,可是在拔延大妃死之前,她恐怕都回不去。
拔延觀音,這個手上沾滿她母親鮮血的賤人!
早晚有一天,她會送她和她的兒子一起下地獄,然後堂堂正正的回到草原。
*
七月末,宮裏發下旨意,至此位分已定,孫氏封惠妃,賜興德宮,張氏封淑妃,賜華陽宮,兩人都在東六宮,隔得還不遠,另外宋氏封昭儀,住西六宮的長慶宮。
張氏爭了半天,最後還是和孫氏平起平坐,因為冊封旨意上惠妃的名字在前,她氣得發了好大一通脾氣:“區區一個驛丞之女,如此卑賤,也配和本宮同為妃位?”
在後宮的冊封旨意發下後,李諭還沒忘記如今在蘭臺宮自身自滅的鳳齡,一道口諭削去她所有官職。
雖然按先帝旨意,蘭臺宮應該領公主份例,但是鳳齡看著這幾日送來的東西明顯不足,一時不知道是李諭的旨意還是內廷那幫混賬東西雁過拔毛的老毛病又犯了。
不過如今她除了忍字當頭也沒別的法子,為了彰顯自己的誠心悔過,她終日常伴青燈,為先帝誦經祈福,整個蘭臺宮是沈香繚繞,木魚不絕。
宮裏的人如今稱她一句崔姑娘,畢竟她已不再是尚宮,不再是中殿令了。
自己的苦與樂其實她都無所謂,所幸哥哥沒有被她連累,跟著涼州武將們一起論功行賞,得封一個三品前將軍,還賜下一座上京的府邸。
哥哥當然很高興,可是那座賜下的府邸是公主黨舊臣被抄走的舊宅,讓鳳齡心情有些覆雜。
她又覺得是自己多想了,應該沒有什麽特別的意思,這一次封賞太多,上京禦賜府邸不多,把抄家的罪臣府邸分給新朝功臣也是慣例。
程國公府歷來謹言慎行,在這一次動蕩中倒是沒有被牽連,知道程家沒事後,鳳齡一顆懸起來的心才終於放下了。
但她現在還不敢和景硯有什麽聯系,免得李諭察覺到,又覺得她有異心,要無事生非。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李諭在勤政殿與內閣諸臣商議對公主黨舊臣的處置, 眾人意見不一,眾說紛紜,有的說應該嚴懲,殺雞儆猴, 還要連坐問罪宗族, 有的說新帝登基, 應當大赦天下以彰顯仁德之心。
李諭翻了翻折子,狀似無意的提起:“那先帝身邊的尚宮崔氏,素日也是公主黨, 諸位覺得應該如何處置啊?”
眾人一陣沈默, 半天無人回答。
半晌後,中書令猶豫著開了口:“恕老臣僭越, 旁人倒也罷了, 這個崔尚宮, 雖然有罪, 但侍奉大行皇帝多年,她的哥哥多年前流放涼州守疆, 如今已是東三營統領, 自聖上領封涼州後,崔將軍一直忠心耿耿為聖上效力。”
“此番元寧公主謀逆, 也屬崔將軍陣營最為勇武,第一個打進上京, 為聖上開路, 如今謀逆才平, 正是論功行賞的時候, 這時候若是殺了功臣的妹妹,恐怕……”
“恐怕是要寒了功臣之心是吧?”李諭接過話:“可是崔氏這賤人陰險狠毒, 罪無可赦!”
旁邊的先鋒將軍是從涼州跟來的,恰好也是崔敬齡的舊識,此刻看在同袍戰友的情份上,不免求情道:“聖上仁慈,敬齡與我們都是涼州舊臣,他的忠心聖上一貫看在眼裏,在涼州時敬齡就常常思念幼妹,說是年少離別數年未見,昨夜東三營以一當十,勢不可擋,也算大功一件。”
“想來他妹妹不過一介婦孺,由得他帶回家中,隨意養著便是了,還能翻出什麽風浪來嗎?”
李諭不冷不熱的笑了聲:“一介婦孺……“
下面的大臣們揣摩著聖意,也不知聖上是怎麽想的,讓他們更不敢開口了。
倒是有幾個明白人聽懂了,聖上現在其實心中頗為掙紮,他似乎不想立刻殺了這個崔尚宮,但是又找不出理由來不殺她。
公主黨人人問罪,若獨獨放過這個崔氏,於情於理都實在說不過去。
但倘若真是想殺她,一道聖旨下去誰敢不遵,何必拿出來再三再四詢問。
“聖上,”此時內閣大學士龐英老大人突然上前秉手:“大行皇帝駕崩前,曾留下兩道口諭,並以禦紙密封於尚方劍匣中。”
“其一,令元寧公主尊為長公主,遷居青州,永不回京,其二,令尚宮崔氏,去女官之位,賜蘭臺宮頤養,以公主份例奉之。”
“先帝只留下這兩道口諭,如今公主已歿,唯餘崔尚宮一人,還望聖上念在大行皇帝的份上,就饒恕崔尚宮一命吧!”
李諭冷笑,敲了敲桌子:“口諭?諸卿誰還有口諭,都一並說來,可不要一天一個口諭蹦出來,過了今日,朕可不認了。”
龐大人連忙跪下:“聖上聖明,臣絕無矯詔之意,臣與崔尚宮無親無故,也無交情,這的的確確是先帝口諭,臣以性命擔保,若有半字虛言,臣便五雷轟頂,不得好……”
“好了,”李諭將手一揮,沒有耐心聽這個老學究發毒誓:“就按口諭辦。”
順手將手裏的折子丟開,冷哼一聲:“算她有個好哥哥,朕也不屑與一個女人為難。”
“看在她哥哥舍生忘死的份上,暫且免她死罪,但是這不代表朕就放過她了,待大行皇帝孝期過了,朕再跟她慢慢算賬!”
*
大行皇帝七七之日,闔宮祭奠,鳳齡已遷居至蘭臺宮,深夜獨自憑吊。
跪拜誦讀完經書後,她手執燭臺,在空曠蕭條的院中來回走了幾遍,這偌大的宮殿如今只有她一人。
夜長月深,不時有風穿過樹梢,發出奇怪的聲響,若是個膽小的,恐怕已經要嚇死了。
東六宮以太平宮、興德宮、華陽宮、永樂宮、景福宮、未央宮等宮殿群為主,西六宮以顯陽宮、章臺宮、長慶宮、承信宮、福寧宮、蘭臺宮等宮殿群為主。
這蘭臺宮乃是西六宮最偏僻荒涼之處,自文宗朝王美人去世後,已經塵封落鎖十七年。
雖然冷清,倒也是個靜心的好地方。
鳳齡看著院中粗壯的大榆樹,枯敗的碗蓮和水缸,還有那一輪西沈的月。
這裏,也許就是她將來要養老送終的地方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這新朝才剛立,便生出許多是非來,鳳齡雖身在蘭臺宮,但從前做了那麽多年尚宮,有些事情想不知道都難。
新帝登基後,下旨大封遷宮,太極殿因大火燒毀已經無法居住,新帝便擇不遠處的太和殿為寢宮,元配沈氏冊為皇後,已經住進了太平宮。
先是前朝內閣文臣和涼州武將的爭執,再是孫、張二位側妃的名分之爭。
孫氏雖家世平庸,但資歷頗深,曾與皇後一起追隨新帝遠赴涼州,共苦三年,也曾隨軍鎮守涼州,既有功勞也有苦勞,並且膝下還撫育著嘉懿公主。
嘉懿公主本家姓鄧,今年六歲,是李諭麾下戰死大將的遺孤,父母雙亡後,李諭將她認為養女,在涼州時便一直交給孫氏照顧。
她與孫氏投緣,關系親近,又是如今宮裏唯一的孩子,雖然不是聖上親生,亦很得疼愛。
而張氏是涼州舊族,將門之後,其父是大將軍張隆,為聖上登基立下汗馬功勞,張氏在王府時就頗有寵愛,她父親現在又加封二等爵,張氏自詡憑家世可以壓過孫氏一頭,便意圖一舉登上貴妃之位,成為眾妃之首。
不過這孫氏雖然看起來柔弱溫順,但也不是好惹的,她認為自己與皇後一同參加過選秀,由先帝親旨賜婚入東宮,太子被廢後,她跟隨夫君輾轉千裏,生死相隨,榮辱與共,又撫養著大公主,怎麽也比張側妃更有資格。
張氏煽動涼州武將為她上奏請封貴妃後,孫氏立刻挑唆內閣反對並舉薦她為貴妃,這場貴妃之爭鬧得紛紛揚揚,惹得聖上大發雷霆,以至於孫,張兩位側妃到現在還沒能入宮。
鳳齡估摸著是李諭有意拖延,故意晾著她們好讓她們兩個老實一點,不過大孝已過,沈氏也已經正式冊封,想必孫氏和張氏的冊封旨意也就快下來了。
說起來皇後和孫氏都與鳳齡有交情,建寧九年的選秀冊封是她一手操辦,昔年情景猶如昨日,一晃已經物是人非。
鳳齡如今已是臥欄閑聽雨的心態了,左右已經和她沒關系了,新人新是非,倒也有趣得很。
*
太和殿。
李諭倒是不操心孫氏和張氏的事,反正他早就定好了,憑她們再怎麽鬧騰,也不會有更改。
他只單獨召見了一個人,一直默默無聞的宋氏。
他問宋氏要走還是要留:“你若想走,朕不會攔你。”
宋氏只道:“走?走去哪兒呢?天大地大,卻無處可去啊!”
他審視般的看著她:“怎麽又不想回突厥了?”
宋氏眉目如常:“我的家人都死光了,那裏現在只有我的仇人,回去也是舉目無親,有什麽意思?”
她對李諭道:“等哪一日我想好了去處,自然會來面見聖上的。”
李諭眸色不悅:“機會只有一次,內廷不是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
宋氏一笑:“您會讓我走的,您也有辦法讓我走。”
李諭越發覺得自己娶來的這些女人沒一個是省油的燈,簡直讓他頭大,冷臉道:“出去!”
宋氏淡淡一笑,轉身退出殿外。
去涼州的第一年,李諭就知道她的身份了,可是那又如何,這麽多年在他身邊,她一直循規蹈矩,一件對不起他的事都沒做過,可以說是問心無愧了。
在涼州時她曾在脫韁瘋馬的蹄下救過嘉懿公主一命,李諭亦允諾此生不會再為難她。
走出太和殿的大門,望著月明星稀的夜空。
草原的夜也很美,可是在拔延大妃死之前,她恐怕都回不去。
拔延觀音,這個手上沾滿她母親鮮血的賤人!
早晚有一天,她會送她和她的兒子一起下地獄,然後堂堂正正的回到草原。
*
七月末,宮裏發下旨意,至此位分已定,孫氏封惠妃,賜興德宮,張氏封淑妃,賜華陽宮,兩人都在東六宮,隔得還不遠,另外宋氏封昭儀,住西六宮的長慶宮。
張氏爭了半天,最後還是和孫氏平起平坐,因為冊封旨意上惠妃的名字在前,她氣得發了好大一通脾氣:“區區一個驛丞之女,如此卑賤,也配和本宮同為妃位?”
在後宮的冊封旨意發下後,李諭還沒忘記如今在蘭臺宮自身自滅的鳳齡,一道口諭削去她所有官職。
雖然按先帝旨意,蘭臺宮應該領公主份例,但是鳳齡看著這幾日送來的東西明顯不足,一時不知道是李諭的旨意還是內廷那幫混賬東西雁過拔毛的老毛病又犯了。
不過如今她除了忍字當頭也沒別的法子,為了彰顯自己的誠心悔過,她終日常伴青燈,為先帝誦經祈福,整個蘭臺宮是沈香繚繞,木魚不絕。
宮裏的人如今稱她一句崔姑娘,畢竟她已不再是尚宮,不再是中殿令了。
自己的苦與樂其實她都無所謂,所幸哥哥沒有被她連累,跟著涼州武將們一起論功行賞,得封一個三品前將軍,還賜下一座上京的府邸。
哥哥當然很高興,可是那座賜下的府邸是公主黨舊臣被抄走的舊宅,讓鳳齡心情有些覆雜。
她又覺得是自己多想了,應該沒有什麽特別的意思,這一次封賞太多,上京禦賜府邸不多,把抄家的罪臣府邸分給新朝功臣也是慣例。
程國公府歷來謹言慎行,在這一次動蕩中倒是沒有被牽連,知道程家沒事後,鳳齡一顆懸起來的心才終於放下了。
但她現在還不敢和景硯有什麽聯系,免得李諭察覺到,又覺得她有異心,要無事生非。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